真空含浸機在電子器件制造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特別是在提高產品的絕緣防潮性能和機械強度方面。澆浸作為真空含浸機的一種主要工藝方法,廣泛應用于電機等電子器件的浸漆過程中。本文將詳細介紹真空含浸機設備的澆浸工藝方法。
1.前期準備
在進行澆浸工藝之前,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。這包括選擇合適的真空含浸設備,如QF-620真空含浸設備,并配備必要的儀表和工具,如密度計、帆布手套、瓷缸、單面刀片、毛刷等。此外,還需要準備浸漆材料,如J13快干漆及其專用稀釋劑。
材料準備:將J13快干漆的甲乙兩組分按1:1的比例配兌,并加入適量的J13稀釋劑,用調料棒攪拌均勻。隨后,使用密度計測量漆液的粘度,確保其在0.86~0.9之間。
設備檢查:啟動真空含浸設備和紅外線烘道電源,將紅外線烘道溫度設置在110±10度,確保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。
2.產品擺放與真空處理
產品擺放:將待浸漆的產品整齊地擺放在浸篩上,確保產品間有足夠的間距,避免在浸漆過程中相互干擾。
真空處理:關閉真空含浸設備頂蓋,并確保其處于密閉狀態。開啟真空閥門和漆槽閥門,啟動真空泵,將漆液從漆槽吸入漆缸,直至漆液高于線圈但低于產品插針根部。待漆液達到適量后關閉閥門,繼續抽真空,直至氣壓升至0.04~0.06MPa,然后停止抽真空并保持真空狀態3秒。
3.澆浸過程
澆浸過程是整個工藝的核心部分,需要精細操作以確保浸漆均勻。
澆浸操作:首先,將預烘至60~80℃的電機豎直架于漆盤之上。然后,將無溶劑漆灌入空飲料塑料瓶中,以便于控制澆浸漆量。通過斜傾瓶口,使絕緣漆呈線狀流出,從繞組上端部澆入絕緣漆,讓漆在線圈中滲透并由繞組下端部回流到漆盤。
重復澆浸:當停止滴漆約20~30分鐘后,將電機定子翻過來,再將絕緣漆澆向繞組上端部(原下端部),直至所有滲透。之后,再次停止滴漆約30分鐘,用布蘸上煤油排除定子內膛及機座上的余漆。
4.烘干與檢查
烘干:將浸漆后的產品單層整齊擺放在篩網上,避免重疊,然后放入預熱至指定溫度的紅外線烘道中進行烘烤,烘烤時間通常為40~60分鐘。
檢查:烘干后的產品需進行仔細檢查,確保插針和骨架支撐點處沒有漆瘤。合格的產品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。
5.注意事項
嚴格遵守工藝參數:配漆比例、漆液濃度、產品烘干時間、烘烤溫度等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執行。
定期檢查與記錄:每4小時檢查一次烘道溫度,并做好相關參數記錄。
安全操作:浸漆車間內嚴禁煙火,操作人員需具備消防知識,并定期檢查設備有無泄漏或異常。
綜上所述,真空含浸機設備的澆浸工藝方法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,需要嚴格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。通過科學合理的工藝流程,可以確保電子器件達到預期的絕緣防潮和機械強度要求。 http://www.gmzscq.com/